2014年浙江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通报
新学期已开学,中小学生还十分留恋假期的生活,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乐意,这时在适应方面存在问题的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精神松懈、情绪抑郁、过度焦虑等心理问题。加上春季来临,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而气温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问题的概率。为预防春季及各重点时段可能发生的各类心理危机事件,确保我省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安全,现根据我省2013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结果以及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分析,发出如下心理危机预警。
1重点区域
2013年我省中小学自杀死亡事故,发达地区占85% ,其中农村占53%,城市占47%;欠发达地区占15%,其中农村地区占67%,城市占33%。因此,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应成为心理危机的重点预警区域。
(1)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目前我省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外出打工、经商者将子女留在当地学校学习,由于缺少与父母交流,经济发达地区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强迫、抑郁、焦虑,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有自责、幻想、退避等,一旦遭受挫败或与外界发生冲突,极易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2)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经济往往十分困难,而经济上的困难是导致学生抑郁心理的原因之一,加上与较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惑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极易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2 重点对象
(1)初中严重青春期适应不良的学生。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心理检测结果发现,初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为0.00%—16.29%,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青春期适应问题。同时,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初中生也占据最高比例54%,其中青春期适应不良占29%。
(2)普高严重学习适应不良和人际适应不良的学生。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心理检测结果发现,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0.00%—6.50%,检出率最高的是人际适应和学习适应。同时,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高中生占41%,其中人际适应不良占31%。
(3)职高严重人际适应不良和偏执的学生。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心理检测结果发现,职高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0.00%—12.46%,仅次于初中生,检出率最高的是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职高生占5%,其中人际适应不良占100%。
对近期发出过如下警示讯号的学生,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需要及时进行危机评估或干预:
(1)心理健康普查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体出现严重疾病、情感受挫、人格受辱、遭受惊吓、发生严重人际冲突、发生重大个人财产损失等遭遇性危机之后所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死亡念头者;
(4)不明原因地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无端祝福、诉说告别的话语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5)情绪异常突变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或恐惧、易激惹冲动、情绪异常低落或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饮食睡眠严重受损等。
3 重点时段
(1)春季。春天气压较低,加上渐渐暖和的天气,使得学生的代谢进入旺盛期,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春季占69%,须引起中小学校高度关注。
(2)考试前后。考试使学生处于小应激状态,小应激是令人感到激恼、使人有挫折感、令人烦恼的状态,虽然没有应激的灾难性强烈,但却具有持久性。处于这一状态中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具体的不良的行为反应,如情绪抑郁、寡言少语等。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考试前后占40%,须引起中小学校高度关注。
(3)重大冲突发生后。重大冲突发生后,如与班主任发生争执后,当事学生极易处于诅丧、敏感和怨恨心理状态。有的甚至感到一切都完了,经不起挫折,焦虑不安,对外界讨论非常敏感。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冲突发生后占31%,须引起中小学校高度关注。
(4)职业中学生实习期。处于实习期的学生需要面临新的人际氛围,同时处于理想和现实的心理转换期和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期,这时心理冲突较大。2013年全省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事故中实习期间占5%,须要引起职业学校的关注。
4 应对策略
(1)加大心理健康监测与干预。定期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检测工作,特别是在入学两周内、考试前两周或发生重要事件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进入预警干预程序。
(2)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春季、考试前后以及职业中学生实习期间等重点时段应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心理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公布心理求助热心电话,畅通心理危机干预信息渠道。平时应特别注意做好新生、毕业生、贫困生、学困生、学优生等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突然打击或遭受意外刺激的学生的相关工作。
(4)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与重点对象交叉重叠的中小学生应进行重点预警,加强关注,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
(5)对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中小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干预,干预前应准确评定危机对当事人的影响程度及当事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状态,通过情感宣泄,认知修复,学习应对策略,恢复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危机发生后,针对需要接受心理干预的不同个体,开展包括情感宣泄、系统脱敏、危机事件晤谈、团体心理辅导、认知行为矫正等多种形式的干预。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二0一四年三月十日
- 上一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03-06 ]
- 下一篇: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 06-04 ]
-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