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将磨洗向未来 ——华师大学科带头人培训心得
短短一周的培训学习结束了,但留在心里的回味和思考是持久的深厚的。有幸能遇到多位着名教授为我们授课,而且许多都是中国课程改革方案的权威专家:钟启泉教授儒雅大气又难掩锋芒,杨玉东教授彬彬有礼又严谨踏实,郑桂华教授自然挥洒如行云流水,胡惠闵教授知性优雅而底蕴深厚,崔允漷教授气质温雅兼幽默风趣,黄玉峰老师岁月老去意更张狂。一一回忆过来,风采犹在眼前,大概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吧。
我是带着困惑去学习的。不能说心里的困惑全都解决了,因为心中依然有很多顾虑和迷茫,但感觉前方的路清晰了很多,方向明确了很多。那就让我从去华师大培训之前的困惑开始谈起,借此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提炼培训中的心得,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深入体会和实践:
一、困惑:新课改至今,总感觉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现状仍是穿新鞋走老路,热热闹闹,却看不出有什么真正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自然也就看不到新课改的意义,许多人甚至发出过还不如过去有大纲有知识点的双基教学的感慨。
心得:在钟启泉教授的课上,我听到了一个以前听过却没有在意的词语:学习权。当时这个词语恍若一道闪电划过我的心空。1985年在法国有一个《学习权宣言》:每个人天生都由阅读和写作的权利,提问和深思的权利,想象和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保障学习权,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人性、人格、人权,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尽管这个思想起点很高,却是“教育民主”的具体体现,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权教育制度建设应当秉持的基本底线。
听着课,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真实现状:每天趴在课桌上做题的身影,面对考试成绩垂头沮丧的样子,课堂上死气沉沉畏言畏语的气氛,读课外书偷偷摸摸的神情,弥漫着的厌学情绪,是的,用钟启泉教授的话说:“现在的高中生真的还不如班房里的囚徒。”这些现状是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不加以改变,那么教育一定是戕害人性灵的国家行为。之所以我看不到新课改的意义,除了有高考指挥棒的因素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和我一样的一线教师的不身体力行,没有从实践的层面上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某种角度上来说去年钟启泉教授指斥一线教师“不合作、不研究、不读书”看来没有错。
通过此次培训,我从思想的逻辑起点上认识到了新课改重要性,认识到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作为教师,我的使命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成为学生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是静态课程向属于学生的动态体验课程转化的重要实施者和设计主题。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应该把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而不是教的课堂。
钟教授推荐的佐藤学《学校的挑战》也给了我深刻的感受:学习共同体——学校是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每个家长成长的天地。说得多好,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孤芳自赏的小国寡民的世界里。且不说此次课改是否成功,世界文明在发展,先进的理念在发展,我们教育理念也要发展,如果停滞不前,实际上就是倒退!
二、困惑:教了这么多年语文,我的心里一直对语文课该上什么的问题心存困惑。虽说新课标对语文的性质做了清楚的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我还是有很多吃不准的地方,比如语文课如何既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具有人文性,难道其他课程就没有人文性了吗?语文的工具性的具体内容又是哪些?知识技能有没有序列性呢?我们浙江所选用的苏教版又明明采用了侧重人文性的编排体例,如何体现工具性呢?现在的语文课上得实在太务虚了,学生如果拉下了课,可以什么课都去补,唯独语文课不用补,语文和其他课程的区别点究竟在哪里?所以每次使用教材研读文本,我会纠结很长时间。
心得:非常庆幸这次遇到了郑桂华老师,因为她特殊的经历,使她横跨课程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两大领域,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反思,所以对我来说,我尤其希望和郑老师交流。果不其然,她上的课和课后的交流,给了我很大帮助。最重要的是她对于语文课上什么的观点,与我非常契合。在华师大出版社的书店里我买到了一本《听郑桂华老师上课》的书,那天晚上我读了很晚,我在微博里这样写道:“快凌晨一点了,我才结束阅读,仿佛是直到今天的此刻,这颗焦灼不安的心才稍许有了一丝慰藉,那是一种在茫茫旅途中疲惫不堪的灵魂看到不远处正在跋涉的身影时才有的感受。能与郑桂华教授有如此不谋而合的观点和做法,真令人高兴啊,当引为知己,引为知己。”一般人是很难理解我的心情,教育教学上的实践工作,其实是非常需要交流需要支持,假如你的想法能有人呼应,你的做法有人也在做,这是怎样的一种温暖和开心。
语文课上什么?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无须把思想性情感性放第一位,语文课也不是解剖课,无须把一篇课文弄得支离破碎,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儿,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从语言入手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从形象入手体会文学艺术的魅力。用郑桂华教授的话说就是抓住语文的核心价值。一篇课文在有很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应该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语文课文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等。一句话,语文课,尽量要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明确了这一方向后,我想我接下去的工作就是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研究,应该考虑如何从现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文本中挖掘提炼出适合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学目标,并且考虑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能否构成一个序列,最好能把一年甚至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起来观照、考察,否则这些价值点的挖掘只能是随意、零散,甚至是遗漏的、混乱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非常困难,我可能还需要借助郑教授的帮助和指点,但当一切有了方向,我无惧艰难,心会因此变得格外的踏实。
牢记郑教授强调的一句话: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困惑:身为学科带头人,我也常常为自己寻找合适的课题做研究而苦恼。课题选大了,做起来累而空洞;做得小了,又不知如何下手,怎样做得有深度有意义。
心得:这次培训中杨玉东教授《走进课堂做研究》和胡惠闵教授《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活动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课题就在身边,处处有课题,时时可研究,一切研究基于学生,才是有效有意义的研究。
所谓课例研究就是带着一个研究主题去开课磨课,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说白了,就是讲课堂研究背后的故事。当我坐在台下听杨老师一条一条为我们分析如何做课例研究时,我不止一次在心里产生叹息,说实在的,在自己教学生涯里,不知道有过多少这样的值得做课例的情境与问题。无论是问题的呈现,还是经验的分享,还是理论的验证,我有许多这样的课例研究资源,但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心动中错过,而行动,便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
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下课时,我曾和胡惠闵教授有过交流,胡老师有句话我印象深刻:“有个观点你记住了,就会一通百通,那就是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出发去设计学习目标,从学生出发去设计问题,从学生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从学生出发去开展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发去检验教学结果。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包括崔允漷教授所上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也在传达一个理念: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研究”,只有从学生出发的教学和研究,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所在。
举个例子吧。返校后,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关于“茶杯、鼠标、话筒”的画面。记得当时胡老师在讲到设问的基准时,她指出很多时候学生答非所问,不是学生的错,而是师生之间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一致,她顺手拿起桌上的物件开始打比方:老师的思维水平是茶杯,儿童的思维水平是鼠标,能理解老师的意思的只有话筒,话筒就是那些聪明的小大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鼠标,老师们总期待着鼠标靠拢,那就大错特错,新的课程观要求老师向鼠标靠拢,你要去理解孩子的思维水平,也就是说所有的设问都应从言上之意去设计,而不是言下之意。这个例子很能说明什么是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设计。想起平常时候总听老师们埋怨那些学生刚讲过又犯错讲了N遍还是犯错,其实真正的错误根源不在学生,在于老师。茶杯和鼠标之间有表达方式的误解、个人经验的局限、前备知识的局限、已有的学习经验的迁移、概念与知识理解的片面性、师生课程互动过程的深度与质量、背景知识的差异,还有思维水平或方式的差异。如果能从学生出发去观照我们的教学,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还有太多有意义的工作去做。
喊了那么多年的聚焦课堂聚焦学生,该到了真正行动研究的时候了。
四、结束语:世界已经变了,我们面对是一个我们都不再熟悉的世界,但孩子正在面对的,是他们越来越占优势的世界。这个世界,非常精彩,但依然是弱肉强食,依然有着霸权和竞争,有人说我们的北大清华,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人才基地;我们培养的优秀孩子,只不过成为外国资本家的打工仔。难道这是我们辛辛苦苦教育的结果吗?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成长的未来吗?我们的孩子将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国外的孩子竞争或共享,这取决于教育。
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此次培训的感受,请允许我借用黄玉峰老师的课题“自将磨洗认前朝”诗句,不过我会改两个字“自将磨洗向未来。”磨洗的是自己,教育的方向是未来。世界在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要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必须要变,我们的教育着眼点必须是学生的未来。
- 上一篇:白山市教育学院关于组织学科带头人赴华师大培训的通知[ 11-17 ]
- 下一篇:参加上海培训有感[ 11-18 ]
-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