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孜孜不倦学者路 矢志不渝教改人
毛华杰,男,1973年10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1992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沈家门小学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东港小学德育处主任,塘头小学校长、书记,勾山中心小学校长、书记。93年随着常识教材的实施转为专职常识、科学教师至今,行政岗位的变迁并没有改变其对科学学科的热衷,一直以来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实践,教学中,以踏实、求真、活泼的课堂吸引着学生,潜心钻研,用心感悟着科学教育。
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他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海岛小学教师。十七年来,他辛勤耕耘在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先后被授予局级优秀共产党员、区实验教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团干部、舟山市B级骨干教师、两获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第十届师德标兵、区教育管理与保障先进工作者、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局级先进工作者、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参加了省首期“领雁工程”校长培训班。至今,担任区级以上公开课、观摩课达三十余节,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在省、市、区多次获奖,在舟山市小学常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舟山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优质课连续四届获市一等奖,曾于2004年在省新教材培训会上执教研究课。2009年4月获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主持参与了《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以塘头乡土资源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以课内探究为核心,引领学生课外探究》、《公办小学新居民子女学习情况及教育策略研究》等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并分别获奖。在新课改实施后,他作为市区科学学科的中心组成员,多次承担了市区学科培训讲座任务。有人说他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他走来,而他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从教17年来,毛华杰老师坚持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17年来,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为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而努力。17年来,他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舟山市小学科学教学界确立了骨干教师的地位,为所任教过的学校科学教学改革发展作出了有力的探索。
一、 学者之路孜孜不倦,牢记“学高为师”
92年8月毛华杰老师从舟山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沈家门小学工作,从此踏上了教育征程。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着实让他晕了一阵,一个大小伙怎样教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摆在了他面前,凭着对工作的责任心,为人的谦虚进取心,在师傅的帮助下,他迅速适应了教学,认真钻研教材、扎扎实实备课成了他每晚的必修课,经过一年的“洗礼”,他在数学教学上逐渐的成熟起来,和蔼的教风、激情上进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在全区一年新教师成长汇报中,第一次向全区开课,并获得好评。就在他在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描绘出第一缕阳光时,就在他决定在数学教学上扎根时,学校领导找到了他,并告知他明年有一门《常识》新课程将从一年级开出,学校想让他担纲起新课程的教学探索任务,片刻的犹豫后,在年轻人特有的那种好胜心支配下,他答应下来去啃这块新“骨头”,于是在第二年转入到了自然常识教学工作,并一直走到了现在。
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去走近大自然也是原来自然学科改为常识教材的内涵核心之一。初识《常识》,他就被它丰富的知识所吸引,而孩子们那充满想像的提问,一声声稚嫩的为什么让他也明白了常识老师的知识面要广,于是乎除了钻研教材、备课的时间,其它的业余时间他都用在了扩充知识面上:深入温习了以前的生物学课,翻阅了初高中的历史、物理、地理教材,自己买来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在补充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基础上,他在有限的资料中钻研常识学科的大纲精神,研究教材的内涵,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虚心向老自然教师请教实验教学的经验,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课堂的钻研,在96年省教研员来我市辅导常识教学的备课会议上,毛华杰老师代表普陀区开出了第一节的常识公开课《怎样使物体放得稳》,并获得成功,至此开始,他开始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市、区各项教学比赛,执教各级公开课,在市、区常识教学界崭露头角。并成了沈小当时最年轻的教研组组长。
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他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回想过去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熟,面对学生和比自己更年轻教师的期待的目光,他深感原地踏步走将是对人生价值的损耗,“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于是他开始了大专学历的进修,电脑课件的应用、同时伴随着全国新课改号角的吹响,他又先人一步的收集各类专家的报告、讲座材料、新标准制订的资料等,利用网络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把科学课的新理念在老教材教学上(常识)加以了实施,使原来的常识课在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在02年全市优质课评比中,《不倒翁》一课再次获得一等奖。并参加了市送教下乡活动。
研究型教师,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像教育理论工作者那样去追求理论、学术,而是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毛华杰老师深深清楚这一点,为此他没有放弃日常教学活动,不管是担任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德育处主任,还是现在的校长岗位,特别是在2000年生病休养之时,他也没放弃学习,在这期间阅读了众多的理论书籍。
求学的路很苦,但苦的汗、苦的泪换来的却是肩上行囊饱满、胸中气慨昂扬。教育理论开阔了毛华杰老师的视野,他一边钻研理论,一边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至今已有数十篇论文、案例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
二、投身教育天地宽 矢志教改谱新篇
96年始,毛华杰老师开始尝试教学改革,他参加了市教研室教研员主持的《小学常识学习效果评估实验的探索》,他把布鲁纳“三级目标”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教学只重知识的现象、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做法,而提出了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做法。把一些非智力因素纳入了评价的范畴,如:学生自带学具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平时作业态度、课外小探究完成情况等,给以合适的分值比,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和弥补自身缺陷的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题中的一个思考性论文《强化反馈与矫正环节,提高常识教学质量》一文获省三等奖。在全区第一次的常识教学质量检测中,他所教的班级合格率100%,平均分第一,高出兄弟学校近十分。
在教学中,他不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从“问题——实验——探究”常识教法的应用到后来参加市科学课实验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可以看出,他时刻跟着时代的潮流,走在教改的前沿。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自主自信的学习探究欲望和敢于质疑问难,不唯师,不唯书的学风,充分显示了他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的教学目标。其实这也是科学教育的一个主题,让学生学会思考。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新的课题。2001年,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第一批试验区实验试行。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教学嗅觉,他知道这是中国教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关系着中国末来教育发展的前奏,是培养末来国民素养形成的总定位。01年在嵊泗举行的市自然(常识)教学学会年会上,时任省教研员章鼎儿老师在讲座中提及的科学课课改的信息更是点燃了他心中的教学斗志,早接触、早入门、早研究成了他对新课改的承诺,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他毫不犹豫的于02年加入了由市教研员向国家教科院申报的《自主——合作——探究》科学课题的研究队伍。当时他因工作需要已调到了被称为地处城区的农村学校---东港小学,当时学校建校才不到五年,生源都来自普陀四小乡镇,刚由小岛搬迁到本岛,学生的总体科学素养偏低,家庭的学习氛围基本没有,怎样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成了他另一个小课题,以发告家长书宣传新课程、组建爱迪生科普院、开发小种植园等活动为辅,凭着他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征服了孩子们,孩子们会因为他的出差没人上课而扼腕叹息,会因为他的课要养蚕,而去买一角一片的桑叶,在他出现的时候,孩子们会像朋友一样的打上一声招呼或问上一个新观察到的问题。在他的教学影响下,学校常识教研组形成了互帮互学,有着浓郁学术氛围的科研型团队,在03年全区作为第一批课改推广点实行新课改时,他在征得学校的同意的后,三年级三个班每班安排一个科学教师,他带头上研究性学习示范课,亲自带领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预测、归纳、论证,使教师“导”的艺术、“引”的技巧、“帮”的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关系充满了真情、友情。这样就使得同时有三个科学教师真正参加了新课改,实质意义上的接触了这门新课程,这样教有合作的伙伴、学有互帮的助手让三位老师快速成长起来,也为学校在全区科学课教学研究上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多次承担了市、区教研活动。加倍的努力和付出,许多外来学习观摩的领导、老师说的一句话成了最好的缩影:“这里的孩子一点也看不出是从农村来的,不比城区的差呀。”
三、爱心铺就成功路 乐为人师传美谈
“做优秀教师要先学做人”,这是他的原则。“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毛华杰老师的另一个口头禅,这是他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的追求,也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毛老师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更影响着周边的同事们,作为市、区科学教学的骨干,他对前来讨教的新老教师,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是圈内最热情、友善值得信任的教师之一,许多老教师都成了他的忘年交。他说:“教与学本来就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别人有问题找我,是对我的信任,也帮助我提高。” 在与他结对辅导的年轻教师中,都已成为了市区内的业务骨干:如四小的贺波老师、勾小的刘陆裘老师、沈小的蒋韩燕老师等都在市区内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还坚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每年为薄弱学校送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共同切磋课堂教学技能。不管行政工作多忙,他都准时参加网片内的每一次教研活动,以身为范,在片内起到了真正的引领作用。
思考是快乐的,实践是充实的;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熟。这颗充满活力的海岛小星,经过十几年的光和热的积累,正在教育的星空中放出自己的光芒。
业 务 档 案
优 质 课 成 果 |
|
|||||
获奖日期 |
授奖单位 |
获奖等级 |
|
|||
2001.9 |
市教研中心 |
市小常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 |
|
|||
2001.11 |
市教育局 |
市小学教师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
|
|||
2002.10 |
市教研中心 |
市小学常识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
|
|||
2004.4 |
市教研中心 |
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
|
|||
2006.6 |
区教研室 |
区优质课一等奖 |
|
|||
2006.11 |
市教研中心 |
市优质课一等奖 |
|
|||
2008.11 |
市教研中心 |
市优质课一等奖 |
|
|||
2009.4 |
省教研室 |
省优质课一等奖 |
|
|||
公 开 课 及 讲 座 |
|
|||||
时间 |
组织单位 |
课题或活动 |
|
|||
2001.11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简单的平面图》 |
|
|||
2002.11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不倒翁》 |
|
|||
2003.8 |
区教研室 |
《我的手》 |
|
|||
2003.11 |
区教育局 |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蹲点活动中执教并讲座 |
|
|||
2003.12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一杯水的观察》 |
|
|||
2004.2 |
区教研室 |
区科学学会成立大会上执教《物体的沉浮》 |
|
|||
2004.3 |
市教师培训中心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
|
|||
2004.6 |
浙江省教研室 |
新课程培训示范课《怎样加快溶解》 |
|
|||
2005.11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怎样加快溶解》 |
|
|||
2007.5 |
区教研室 |
区学科带头人送教活动中执教《热胀冷缩》 |
|
|||
2007.6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市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热胀冷缩》 |
|
|||
2008.3 |
区教研室 |
区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执教《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 |
|
|||
2009.4 |
宁波北仑区教研室 |
“沪杭金甬”特级教师、青年校长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声音的传播》 |
|
|||
|
|
|||||
2004.2 |
区教研室 |
区新课程培训会作《沉和浮》单元教材讲座 |
|
|||
2004.8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小学科学三上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讲座 |
|
|||
2005.3 |
区教研室 |
小学科学四下教材第四单元讲座 |
|
|||
2005.8 |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科学四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讲座 |
|
|||
2006.3 |
区教研室 |
小学科学五下册新课程培训中作讲座 |
|
|||
2006.3 |
区教研室 |
在区《E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专题研修》培训中承担《生命世界》单元辅导任务 |
|
|||
2006.9 |
区进修学校 |
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专题讲座 |
|
|||
2007.1 |
区教研室 |
小学科学六下新课程培训作第四单元辅导讲座 |
|
|||
2007.4 |
区教研室 |
区小学科学教师提升工程培训作《小学科学学生学业评价》讲座 |
|
|||
2008.11 |
区教研室 |
区教研活动作《小学科学常态课教学应注意的事项》讲座 |
|
|||
|
论文论着和科研 |
|||||
|
出版或获奖日期 |
刊物名称、期数或授奖单位、奖级 |
论文、论着题目 |
|||
|
2002.6 |
市教研中心二等奖 |
《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
|
2003.6 |
市教研中心三等奖 |
《注重探究 突出创新》 |
|||
|
2003.7 |
区教研室一等奖 |
《科学设计提问发展学生能力》 |
|||
|
2004.4 |
区教研室一等奖 |
《迎接蚕宝宝的诞生》案例 |
|||
|
2004.4 |
市教研中心二等奖 |
《迎接蚕宝宝的诞生》案例 |
|||
|
2004.6 |
市教研中心三等奖 |
《巧用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实施多元评价》 |
|||
|
2005.12 |
市校长论坛二等奖 |
《群体研究力推教师专业成长》 |
|||
|
2006.6 |
市一等奖 |
《略谈如何把握科学探究“无序”活动与“有序”活动的结合》 |
|||
|
2007.6 |
区教学设计一等奖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
|
2007.10 |
市“典型实验的有效教学”设计一等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
|
2008.9 |
市论文二等奖 |
《绿色起义:小学科学中绿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
2008.11 |
《舟山教育》08年第十一期发表 |
《把握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 提升科学素养培养课堂效率》 |
|||
|
2009.4 |
《舟山教育》09年第四期发表 |
《例谈“一英寸宽 一英里深”的理念运用》 |
|||
|
2005.11 |
市首届课题报告论文二等奖 |
《以塘头乡土资源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
|||
|
2007.1 |
区课题结题二等奖 |
《以课内探究为核心,引领学生课外探究》 |
|||
|
2007.10 |
列为省规划课题 |
《公办小学新居民子女学习现状的调研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
|||
其 他 荣 誉 |
|
|||||
2002.5 |
省团委、教育厅 |
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
|
|||
2003.3 |
区教育局 |
局级优秀党员 |
|
|||
2005.12 |
区教育局 |
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
|
|||
2005.12 |
区教育局 |
区第二届中小学科教学带头人 |
|
|||
2006.9 |
区教育局 |
区教育管理与保障先进工作者 |
|
|||
2007.3 |
区教育局 |
局级先进工作者 |
|
|||
2008.6 |
区教研室 |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知识竞赛一等奖 |
|
|||
2008.8 |
市教育局 |
市第十届师德标兵 |
|
|||
2009.1 |
区教育局 |
区第三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
|
|||
- 上一篇:[科学教师]享受小学科学教学的幸福[ 01-18 ]
- 下一篇:[科学教师]与学生为友 相伴科学[ 01-18 ]
-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