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中心2006年党支部工作总结-白山市教育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白山市教育学院>> 学院快讯

市教研中心2006年党支部工作总结

作者:中心党支…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18日

市教研中心2006年党支部工作总结

    2006年支部工作,在局党委领导下,在机关党委、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下,依照支部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围绕全局工作,服务课程建设。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工作,爱岗敬业,干在实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广大群众的前列,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新课程建设,构建和谐的教育工作环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中心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本年度支部主要工作从三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有效开展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2006年是舟山教育进入第十五个发展时期的开局之年,是创建教育强市的关键之年。为顺应教育发展形势要求,顺利推进新课程建设,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研员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006年上半年,中心开展以“职业责任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使全体教研员,尤其是全体在职党员,切实担负起引领课程建设,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课堂教学,开展教育科研,监控教学质量的职业责任;弘扬自强不息、讲求实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学术民主、精诚合作、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为期两个月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安排“教研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困难及教研员职业要求、努力方向”及“教研员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等专题报告,先后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组织教研员职业责任和职业精神大讨论,开展新时期对教研员工作的新要求征文活动,组织教研员的地位、作为与品位论坛,开展我为教研员队伍建设献一策活动,组织我与同事比优势、找差距恳谈会等活动。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中心实际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研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教研员工作纪律”,“教研员工作职责”,“教研员若干奖励政策和规定”五个文件。并将“八条禁令”、“八荣八耻”、“八种精神”以及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学习心得》汇编成册,人手一份,时刻提醒广大党员,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与此同时,中心党支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二是与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具有职业责任和敬业精神的好教研员;三是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成为具有良好师德、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好教师。教育先行,内化学习,做到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先进典型的“时间、职责、内容”三落实。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时间得到充分保证;每次集中学习由党支部具体组织安排;确保学习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与时俱进。在措施上,将学习活动当作党建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努力做到联系实际、结合形势、紧扣主题、学以致用。从而形成学习教育的特色。
   
二、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
    转变教研中心作业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搞好“四个服务”。将为教育局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谋服务,为县(区)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指导服务,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育质量提供长期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间接服务。发挥教研中心广大教研员的集体智慧,转变调研方式,提高教育调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教研员单兵作战方式转到集体出击上来,把教研员对教师听课、评课转到加强对教研组、教导处教学工作管理指导上来。力求在教育调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向教育调研要质量。使先进性教育中提出的“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增强素质、促进工作”目标要求,在后先进性教育阶段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落实。如组织教研员和初中校长论坛,开展新课程调研、实施“教师互促工程”、推出重点科研项目精品工程、召开首批重点课题成果推介及校本教研先进教研组经验介绍现场会等。尤其是2006年11月7日,为更好发挥特级教师在新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借助外智,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海岛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组织邀请省特级教师协会来舟山送教。这次送教活动,是舟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省特级教师协会共组织十个学科、十名特级教师赴我市送教,这十名特级教师上了10节示范课,作了十个讲座,我市同时选派10名青年骨干教师展示课堂风采,并请特级教师给予点评。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近600名教师观摩了这次活动。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有效促进了我市新课程的顺利推进,较好地诠释了教研中心的服务职能。
    三、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增强工作的成就感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06年上半年,根据教育局纪委的工作要求,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工作及任务分解。内容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履行先锋岗职责、中考命题纪律、教代会提案落实、学习型集体创建、治理商业贿赂、群众来信接待处理等15项工作和任务。
    开好一年一次的班子民主生活会。根据舟教党[2005]21号,关于进一步提高直属学校(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通知精神,2006年12月12日,中心党支部组织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12月8日召开由孔夏菊等9名教职工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6条,进行上次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群众满意度测评。发放问卷近4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其中满意23份,占85.2%,基本满意4份,占14.8%。会中,班子成员自觉反思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反省、剖析和寻找各自问题存在的根源及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坦诚、善意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刘副局长,对中心一年来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教研中心开展工作的难度表示理解。对下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坚持保持和发扬党、政、工团结协作优良的传统和作用。二是要求中心一心一意做好“三件事”,即抓制度建设,抓队伍建设,抓质量管理。三是推出有影响力的课题精品。
    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3月底支部组织党员参加《党章》知识竞赛。4月3日党支部组织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提出“三项要求”。6月30日,党支部组织开展党日活动,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白泉杨梅观光农家乐活动。8月10日,中心党支部“创新党员管理机制,构建先进性教育特色”经验在教育局党务、纪检干部培训会议上交流。9月12日,中心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增补胡晓明为支部委员,任命付善忠同志为中学部主任,陈增仕同志为小学部主任,张军同志为中学部副主任。9月19日,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历史影片《东京审判》,不忘国耻,纪念“9.18”七十五周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月11日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第四届“慈善一日捐,济困献爱心”活动,中心共捐慈善款4190元,其中,中心领导每人200元,教研员人均100元。2006年,徐友琪老师被评为省第七届“春蚕奖”。彭志军同志被评为市第八届“师德标兵”。中心党支部被教育局党委评为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优胜单位,全志缪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胡晓明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员。全志缪同志撰写的“作为、地位、品位”获市教育工会2006年师德建设论文评比三等奖。“新课程  新视野  新实践”一文在省特级教师协会、省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发展论坛、省特级教师学术年会上交流。中心胡晓明、傅善忠、陈力、顾艳萍、郁幼菊五位教师首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

2006年12月15日

【字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