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中心2007年党支部工作计划-白山市教育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白山市教育学院>> 学院快讯

市教研中心2007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作者:中心党支…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18日

市教研中心2007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2007年中心支部工作,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服务课程建设,积极争创“五好支部”,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的教育工作环境,有效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努力寻找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举措,为全面促进舟山教育和谐发展作出新贡献。
    1. 坚持每月一次的政治学习优良传统,形成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先进典型的长效机制。做到“时间、职责、内容”三落实。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时间得到充分保证,每次集中学习由支部具体组织,学习内容,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与时俱进。并与“学习型”集体创建结合起来。
    2. 转变作风、勤下基层、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搞好“四个服务”。一是为上级领导提供参谋服务,二是为县(区)教科研部门提供指导服务,三是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提供长期服务,四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效服务。
    3. 进一步转变作业方式,发挥教研中心广大教职工的集体智慧,转变调研方式,提高教育调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教研员单兵作战方式转到集体出击上来,把教研员局限于对教师听课、评课指导转到加强对教研组指导、教导处教学工作管理指导上来。力求在教育调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向教育调研要质量。
    4. 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与时俱进,继续抓好教研员队伍建设,重塑教研员新形象。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研员自身素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即练好内功,使教研员成为某一学科的一面旗帜。有威信、有地位、有作为,引进上下联动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教科研人员定期论坛机制。外树形象。即教研员下基层调研,受到学校教师广泛的欢迎,能为基层排忧解难,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进学校能指导,上讲台能上课,参与教研活动能讲座。巩固“责任和精神”主题教育的成果。继续贯彻执行“八条禁令”、“八荣八耻”、“八种精神”。
    5. 强化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构建干部自律机制,创新党员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无职党员”管理办法,并与党员“先锋岗”创建相结合,增强每个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争创“五好支部”。从三个方面强化廉政建设。一是坚持干部自律与廉政建设相结合,实行领导廉洁自律承诺制。二是坚持干部自律与加强行风建设相联系。中心领导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努力实现“三满意”。三是坚持干部自律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相对照,践行“立德、立身、立行”及“五个一”自律要求。
    6.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质量跟踪评价机制。牢固树立以抓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努力打造和培育强势学科及学科带头人,引领课改,发挥校本教研先进教研组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市课改工作整体发展和提高。着力抓好课改成功做法及困惑教训的总结工作,通力协作,加强对农村学校、职业学校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工作的扶持,不断提升教研中心在质量管理中的话语权。
    7. 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充分发挥职能,开展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活跃教职工身心。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指导工会开好一年一次的教职工大会,认真落实教职工提案。“五个文件”提高教职工大会审议和表决。引导教职工为中心发展,创建教育强市建言献策。不断增强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
    8. 努力完成教育局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重大工作集体研究制度,坚持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制度,坚定贯彻和执行党组织议事规则,坚持发扬中心工作既分工又协作的优良作风,党政工密切配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定期分析教职工的思想动向,按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规范财务管理,完善制度管理,积极拓展创收渠道,着力增强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经济收入。逐步给教研员配备笔记本电脑。帮助党员和教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提升中心网站的品位,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努力提高网站点击率。继续资助中心支部结对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市教研中心党支部
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字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