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启程,新开始-白山市教育学院

又启程,新开始

作者:舟山七小 曹峙琳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年12月29日

       我们的课改核心团又多了三位新成员,对于这三位新成员有点熟悉,在不同的场合中有听到她们的名字,听了三堂课以后,更发现她们都是认真、执着的姑娘。钟老师说让老成员带着新成员,倒不如说是新成员的到来,让老成员更加懂得要珍惜机会,积极往前,勇于改变,不怕困难。

三堂课,让我感受了三种魅力,在她们的课堂中,我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周老师的课,以低年级识字为教学内容,结合了“岛”字的甲骨文,请学生认识“岛”字。周老师把识字与画图相结合,十分有趣,这是师生互动环节最好的部分,学生识字兴趣盎然。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文化味的挖掘、趣味性的体现还不够,到了课程的后半部分,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所转移。周老师在课堂中灵活应对、适时改变,真的值得学习。

戴老师的课,我真的十分欣赏,从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推进、深化,课堂的效果、氛围都很好,让我十分钦佩、羡慕,这是她的第一堂汉字文化实践课,真的太棒了。听完了戴老师的课,我深感惭愧,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备课,制作微课,而且质量都很高!我有什么不能承受的,有什么好觉得长路漫漫,难以克服的呢?

傅老师的课,稳扎稳打,从“国”字的不同字体开始,讲到繁体字“国”,再带大家去探索“戈”字的奥秘,最后把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中。在课堂中有很多文化内容的渗透,而且选取的文化内涵都很契合主题,但是都是点到为止,可以适当地选择几个深入讲解,激发兴趣。

结合自身课堂实践时的不足,再结合这三堂课的得与失,我发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思考的地方。

1.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要链接诗文,但是这些诗文如何用得恰当好处,放在哪里讲,讲到怎样的程度合适。

2.在组织教学时,线性结构的课堂教学建构好,还是框架结构的学习更合适。

3.如何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尤其是讲授性知识的时候,有效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听课,都有新的问题产生,也许是推翻以往的经验,又或是打破常规的模式,也许可以令人信心倍增,又可能如一盆冷水浇得人心灰意冷。但是,我们如果心里坚定,脚下踏实,一定越挫越勇,越来越好。

【字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