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成员简介
“好老师”,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 (转载)
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分别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讲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师德进行了强调,他说“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近年来,关于“好老师”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作为一个教育人,对这样一个社会性话题是无法回避的。就像过春节,无论个人是什么态度,你无法回避的是:鞭炮声就在那里,春晚就在那里。
我想,“好老师”这个话题不能回避,不应回避,也无须回避。因为,如何做一名好老师,这是一个真问题。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教育,每个接受教育的人都希望遇到好老师,我们自己是这样,我们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乃至孙儿辈能够遇到好老师。这是人之常情。现在,许多家长首先是为孩子挑选学校,最好是首屈一指的好学校,其次,还要为孩子挑选班级,看看哪个班配备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最棒,我想,凡是家中有正在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恐怕都经历过这个费心、窝心、揪心、闹心、烦心的过程。
我们身为教师,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回首自己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我有一个体会:任何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力争做到最好。一个事物、一项任务、一件工作,如果不是你想要的,但又不能推卸,那就双手接过来,把它做好,做到极致。习总书记讲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是从宏观意义上讲的,具有普适作用。但具体到每个老师,如何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如何不辜负自己的生命价值,做最好的自己,就一定会有不同的选择。好老师的精神可以学习,但好老师的成长道路不可复制。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通用的秘方供所有老师使用。但好老师有一些共性,我只能就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好老师”一定是不辜负生命和全身心投入。
不辜负生命,就是不虚度光阴,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活得充实,活得有意
义,有价值。全身心投入,就是心无旁骛,静心、潜心、专心、专注于教书育人。不辜负生命,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是任何一个领域成功者的必备条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屠呦呦,80多岁的高龄,依然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为了科研,自己和同事们拿身体做实验,导致肝脏受损。他们苦吗?他们累吗?他们值得吗?这一系列问题从他们的工作状态当中都能找到答案。屠呦呦完全可以选择过另外一种生活,但她为什么选择了科学研究?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前不久(今年4月23日)看了一个“中国好书年度颁奖典礼”的电视节目,获奖者当中有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从事翻译工作60多年了,获得了无数奖项,今年已经97周岁了,每天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到深夜,他说,他在抢时间,争取在100岁之前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全部翻译完。这就验证了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无论什么工作,只要你全身心投入了,就会产生感情,就会乐此不疲,就会在其中找到生命价值,就会一生幸福。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凡是成功者,你让他说说人生的哪一阶段最幸福,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是:在奋斗的过程中,最艰苦、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是最幸福的。由此可见,幸福与名誉、地位、金钱等外在的东西离得是比较远的。
二、好教师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坚持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教师的工作既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明天。教师是面向未来的职业。现实和理想总是有距离的,因此,在任何时候,教师看社会现状都有很多的不满意。优秀的教师会清醒地看到现实的不足和改善、改良的空间。
有人说我像一个不合时宜的古人,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这些老师说对了,我的确“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确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我认为,理想主义者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缺了理想主义者,这个世界既没有希望,也不再可爱。
三、好老师追求的是事业、是境界、是真理、是人生价值,而不是外在的荣誉、地位、职务、职称为什么许多教师活得不幸福、过得不开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远离了教师职业的理想性、崇高性,把个人的职称、职务、荣誉等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这些教师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学生不愿意学,我有什么办法?学校要考核,不发表论文怎么行?职称牵扯到切身利益,不为之努力奋斗怎么行?对这些教师的心态我予以同情,但我不能表示同意,更不能表示支持。我想提醒这些教师,要警惕“发展陷阱”。这个词是我的原创。我所说的“发展陷阱”是指,当教师把考核成绩、个人荣誉、职称评审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的职业尊严、生命感动、人生幸福也就渐行渐远了。若干年以后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抽屉里放着很多的获奖证书、职称证书,但自己却没有丝毫的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看起来都有了,实际上一无所获,人生不可复制,生命不能重来,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和悔恨。
大量的事实证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不等于幸福。从事业的角度看,邓丽君、张国荣算是成功了吧,但他们并不幸福。登上月球的第二人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曾经一度抑郁、酗酒,几近崩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活失去了目标。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把成功(世俗意义,下同)与幸福的关系分为四类:成功且幸福;成功但不幸福;不成功但幸福;不成功且不幸福。我们绝大多数人应该争取成为第三种人,即虽然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我们没有虚度光阴,没有碌碌无为,我们努力过、奋斗过,我们的一生过得充实、踏实、厚实,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无愧地说,这一生过得是有意义的。就像泰戈尔的诗句说的那样:“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飞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