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柳枝醒来-白山市教育学院

沉睡的柳枝醒来

作者:陈佳宏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8日 点击数:

                                 沉睡的柳枝醒来 高一三班 陈佳宏

       寒风阵阵,苍鹰盘旋,若尔盖大草原上一片泥泞,坑坑洼洼的积水下,拄着柳棍踉跄的侯德明,一声不吭地跟着红军叔叔们。走失的父母、有毒的野菜汤、再也不会有应声的红军部队,死亡和鲜血紧紧包裹着侯德明。捏着柳棍的小手紧紧攥了攥,侯德明咽了咽口水,把哭声咽进肚子里,咬咬牙,牵扯出一抹笑,坚定地走向前。

        若尔盖草原上不见了红军叔叔们的身影,侯德明把从故土带来的柳棍,如同自己一般,插入松软的土地。他相信来年春天,柳棍将会生根发芽,柳枝必将迎风摇曳,低声诉说,指引着一代代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柳枝的枝条不断延伸,伸向山区,伸入李保国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三十多年扎根山区的生活,在这位教授的身上留下了痕迹。肌肤黝黑、双手粗糙,一身朴素。就是这么一位普通人,担当起太行山新愚公,带领着当地百姓改造太行山,走上新道路。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山区中的千家万户。

        可惜,若尔盖草原的风沙太大了,渐渐历史被罔顾,英雄被遮蔽。前有鲁山中学生强奸女同学,后有湖南高校生发表辱国言论。大部分的青年人一心追星,却无人知道开国少将张玉华医治无效逝世,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一生贫苦,捐赠毕生积蓄给家乡。如今一些人的心中,失去了国家与民族,灵魂与责任,早已忘却了草原上那一株依然挺立的红军柳。

       时至今日,沉睡的柳枝何去何从?爱国情怀如何书写?看看新青年的蓬勃新力量,也许能告诉我们答案。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回到湘南故土,投身泥泞当村官,唐嘉陵驾驶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为首批最年轻潜航员,丁宁乒乓球大满贯为国争光,他们身上的创造力和正能量,实现了祖国的伟大进程。

       风沙中沉睡的柳枝苏醒了,它告诉我们:悠悠岁月,长河滚滚,许多往事虽都会淡忘,但那株红军柳所诉说的爱国情怀,冲散不去。特殊时代的爱国轰轰烈烈,热血沸腾,新时代的爱国虽温润也一样滋养人心。身为新时代少年,诚实守信、文明友善力争上游以后为国争光也是爱国!

    柳棍上的那抹绿,是柳的信念;心中那股爱国情,是人的信念。富强的国家,需要创新之光指引;和谐的社会,需要向上向善的精神来守护;红色基因,需要有梦想有情怀的青少年来代代相传!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传承是融入骨血的习惯[ 04-18 ]
下一篇:不忘历史,勇担责任[ 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