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融入骨血的习惯-白山市教育学院

传承是融入骨血的习惯

作者:朱晨婷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8日 点击数:

传承是融入骨血的习惯 

3     朱晨婷

930日那天早晨,我站在烈士陵墓前,作为公祭的一员,手捧白菊,耳畔是嘹亮的国歌。眼前是为保卫定海而战死的英勇战士的雕像,那时的我仿佛直接与战士对视,仿佛透过他看到留那日战场之上血流成河,却也仍有千千万万人站起来,冲向残暴的侵略者,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全场一片寂静,全体为先烈默哀,我微微低头,看向脚下的一块土地,那是烈士们拼尽全力去争取的土地啊。眼眶微微酸胀,左胸鼓胀着什么,流淌着什么,像是要喷涌而出。

公祭结束,又顺路而回,草坪上仍有一些无忧无虑的孩童在玩乐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他们是那样的天真无邪而历史却是沉重的,当义勇军进行曲在耳畔响起,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当我们站在烈士陵墓,手捧一束白菊,为那些保卫家园的战士默哀之时,心底可曾涌动起一股强烈沉重感。那时的我们仿佛触摸到那看似遥不可及,却又实实在在发生且可见的抗战历史。也许,公祭仪式只是一个形式,对烈士的缅怀和尊重也只不过是表面,其实真正要我们理解,学会甚至清醒了解的应当是历史,是抗战甚至解放战争乃至党史国情。

但,现在许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遗忘这份沉甸甸的历史,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都成为了图片文字上的东西,都成为了老一辈侃侃而谈的话题,仿佛遥远又无法触摸。难道这些历史,这些精神都将成为过去,甚至剥离我们的生活吗?

古井,是旧时城镇的生命之源,它们以清冽的泉水滋养孕育了城镇的居民。旧时,定海古城的饮用之水都由镶嵌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古井供给。哗哗的清水,不仅给予古城以生机和活力,也生动地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古井因此成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在定海古城内外的44口古井之中,留方井以其特殊的出身和悲壮的故事,成为定海名气最大、文化底蕴最深、最令人难忘的水井。民间传说,留方井开凿于元末,因纪念元末农民起义军方国珍而得名。鸦片战争期间,留方井也见证了定海军民抗英的事迹。 

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农历六月,英国侵略军3000余人攻陷定海。时任军营书记官的李昌达,投方河自尽殉节,次日其妻房氏也投方河随殉。 为纪念李昌达夫妇及战火中殉难的定海军民,同治七年,邑人将原方河改建成三个口的水井,这就是留方井。着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作一首《游定海即事》诗。其中,仓河头巷碑留跋……殉国义民李昌达。城可拔,地可割,匹夫有志不可夺等句即为颂扬李昌达的精神。

留方井是舟山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军的历史见证,充分表现出舟山人民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直到现在留方井仍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井,居民们常常在洗汰之余,围坐在井边忆历史故事,谈家长里短,叙生活琐事。可见历史并没有远去,她的痕迹始终在那里,不单单是各类缅怀历史活动的开展更在在不起眼的三口井里,在人民的日常生活里,并且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这些顽强不屈,英勇抗击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同时也在一代又一代之中一遍一遍传承,留下珍贵的印记。

历史带来的启发和智慧不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不仅是考试中的各种题型,还有在生活中,观念中早已根深蒂固的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需要我们传承并且发展的。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凝聚的精神和力量早已熔铸在我们的骨血,并且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力量之源。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 04-18 ]
下一篇:沉睡的柳枝醒来[ 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