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心之行——赴杭州参加舟山市校本管理员培训有感
聚心之行
——赴杭州参加舟山市校本管理员培训有感
沈家门第一小学 孙琳
培训之后写感悟,这已经成了惯例。常常会因为取个什么题目、写什么内容而思索很久,然而这一次我却是不假思索地落笔了。也许是因为这次培训是我工作多年以来参加的第一次有关校本管理员的培训,新鲜又好奇,但更多的是四天的培训落到了实处,让我对校本管理员的职责又有了新的认识。
拿到培训安排,让我十分好奇的是“破冰之旅”,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坐了一上午的车,没怎么休息就立马投入学习。说真的,大家当时还带着一点儿埋怨。但是,培训的开场却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心理学博士廖教授始终面带笑容,设计了一个彼此认识的游戏,70个学员围成一个大圈,前后紧挨着,后者给前者敲背捏颈按摩,随后反之。接着,互相介绍认识。培训从一个美好的氛围中开始。这样的笑容与氛围让我联想到了校本管理员的工作,说真的,这项工作琐碎而重大,关乎学校每个教师。如网络培训,年纪稍大的老师对于信息化接收较慢,很多东西需要手把手教,新分配的老师对培训还摸不着头脑,不够重视。所以常常一次培训下来,要接无数个咨询电话,同样的说话内容要重复无数遍。组织一次校本培训从设计到落实开展也是忙忙碌碌一大堆事。这对于一边兼着主科老师的校本管理员来说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我觉得“笑容”对于校本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对于年长的老师,或是年轻的老师,我们都要耐心指导帮助,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培训。这样的培训效果才是事半功倍的。就如李更生教授所说,我们的工作其实是服务工作,是为我们学校的老师服务的。我们是那么的被老师们所需要着,这样一想,校本管理员的工作立刻就高大上起来了。
培训过程中廖教授和李教授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专家滔滔不绝讲,老师们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培训需要不断地创新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培训,我们也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分组的形式很有趣,以游戏随机分组。我们一组8个人,居然是清一色娘子军,于是我们小组的组名就应运而生了:聚心女子队。组呼: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聚成教育心。本次的培训就是这样一群年长或年轻的校本管理员们怀揣着教育心的聚心之行。
四天的培训,几位专家的讲座,两次校园之行,恰如西子湖畔吹来的春风,润泽了每一位校本管理员的心。李更生教授的讲座《企业培训项目的启迪》引发了我们对三个问题的叩问:1.什么是培训?2.我们的培训将是什么?3.我们的培训究竟是什么?教育犹如钟摆,培训也如钟摆,一个培训者的智慧与能力,在于能基于教师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高效且独具特色的培训研修之路。上城区教育剧王莺副局长的讲座《直面需求,立足实践,以培训者的高度成就教师的高度》,用有趣的“餐桌布法”让我们对培训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培训师是媒婆,首先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培训师是厨师,做的每一道菜要符合大众的口味;培训师是健身教练,对培训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断地监督跟踪……她一再强调要以培训者的高度成就教师的高度,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寻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成就老师的幸福。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赵群筠的《找回研修的主体》,娓娓陈述文晖中学的校本培训发展之路。细到作业的设计与批改,广到教师的情怀:快乐是一种美德,不快乐就是缺德了。
在聆听中,我们感悟着一个个培训者的智慧与能力,在基于教师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高效且独具特色的培训研修之路。
西湖小学人杰地灵,小学校作出了校本研训的大文章,用我们舟山方言讲那就是丝螺壳里做道场。他们的校本研训紧紧围绕平时教师、学生活动开展,富有“西湖”特色;天杭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幸福地创造幸福。无论是对新教师的培养,还是“教困师”的帮助,他们的校本研训就是在营造幸福地工作氛围,使培训工作和队伍建设有了合适的土壤。邱曙光校长说:“如果说区本培训是国道、省道,那么校本培训则是乡道、小径,甚至是驴友的“野径”,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最后想说,杭州的校本培训风景真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但这样一次培训,不光光是让我们去聆听、去交流,更重要的是去捕捉、去汲取,去创新、完善自己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让每一位老师能感受到培训的充实和幸福!
- 上一篇:让校本培训有意义有实效——赴杭参训心得[ 05-23 ]
- 下一篇:培训是开启的门,行动是门前的路——赴杭培训感[ 05-23 ]
-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