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成员简介
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践——戎桦
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践
——有感于名师工作室音乐教学实践与研讨
岱山县中心幼儿园 戎桦
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直是我们名师工作室研究的方向。从2015学年开始,工作室结束了对歌唱教学的研讨,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本次的研究对象是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韵律活动。如何有效组织好韵律活动,成为我们的一个新课题。在本次的活动中,6位成员大胆尝试,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研讨案例,从中也引发了许多思考。
1.思考什么是韵律活动
就像很多学员一样,我对韵律活动的概念也存在困惑:韵律活动与音乐游戏、
音乐欣赏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研讨中,姚蓉老师给予清晰、明确的解析。所谓的韵律活动就是运用动作表现出各种不同高低、速度、力度等的音乐内容,其关键就在于用肢体动作精准地表现音乐。从字面上理解,动作、精准表现就是韵律活动的两个关键点所在。用这两个关键点再来分辨一种音乐活动是不是韵律活动就显而易见了。
2.思考音乐内容的转化
音乐是通过感官来感知的。如何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幼儿熟悉的,一个能让幼儿接受和符合他们思维能力的具象的参照物,这就需要老师首先对音乐要经过反复斟酌。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学员中就有很好的示范,比如许萍老师的《朵拉的舞会》中,根据音乐的结构特点,老师把音乐与动画故事结合起来,通过找捣蛋鬼的游戏,将动作与音乐巧妙融合,完整地诠释了音乐,让幼儿在生活化的动作表现中感受音乐,表达音乐。
3.思考音乐节奏的感知
在韵律活动中通过动作来感受和体验音乐是最直接的,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拍手、跺脚等。但是单一的练习方式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如何借用语言、图示等策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乐曲节奏的理解呢?在王周聪老师的《捕蚊子》中,运用语言“嗯……叮”的提示让幼儿感受乐曲中的长音,既形象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朵拉的舞会》中老师通过现场图谱的绘制,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乐曲的结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变化。但反过来,我们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主次颠倒,干扰的现象。
有人说: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所以,在音乐韵律活动中,我们要让音乐真正为幼儿的发展起作用,不断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感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