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成员简介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再怎么强调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语言文字”是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呢?不是的。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
那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究竟有哪些?我觉得把它搞清楚非常重要,尤其在这次小学与初中衔接的主题活动中把它搞清楚尤为重要。
近段时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其中跟语文学习紧密相关的有这么几项:1.人文底蕴: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和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2.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基本素养是这么表述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除去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剩下的大概无非两块内容:1.语文教学的人文性。2.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么一个论断:小学初中学段重点要关注的有四方面的内容:1.语言文字的运用与积累。2.人文情怀的培育。3.学习方法的引领。4.学习习惯的培养。
今天重点就人文情怀的培育和学习方法的引领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一堂好的语文课要有一点人文味——文学文化气息、生活情趣
凤凰网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教育》:我们的教育不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整个环节都出问题。应该认真反思我们国家的教育价值追求和教育价值观的问题。教育最终极的价值是指向生活,我们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改善生活,我们的教育也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我们的孩子未来能够有高质量的生活、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不是为了考试。
1.为什么课标中不提“语文文字训练”?训练是机械的、单调枯燥的,难免机械教条。“有了情感性的训练,才算得上真正的、完整的语文训练。”(周一贯语)特级教师贺诚曾把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归纳为八个字:能说会写,多情善感。
2. 人文不是贴标签。人文常以语言为外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把语言文字放到人文的大磁场中进行“磁化”。
理想的课堂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体验的课堂,不是“贴标签”的动作。
传统教学的效率削弱了学习的体验与经验,忽视了寻求发展性学习的学生的兴趣而得来的效率。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福楼拜豪迈热情的形象是怎么凸显出来的?是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划找、朗读、品味得来的;《藏戏》中面具的特点是怎么来的?是通过具体语境读出来的,过程很丰富: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身份的人——出示不同面具记忆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猜想还有哪些面具,代表什么?在句式训练中加深对面具特点的理解。
我们寻求的不是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过程。
3. 人文的表现形式是潜移默化的。
2016年的春晚因政治性太强而被人们批评。其实宣传正能量没有错,错在太直白。以说教形式得不偿失。比如宣传工作,这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宣传在形式上有明有暗,直接广告式的宣讲告知是明线;通过文艺作品进行演绎是暗线。前者以直白、通俗易懂为主,目的是让受众接受并理解;后者以含蓄、艺术为主,具有精神享受性,目的是让受众潜移默化地接纳并产生精神共鸣,形成更为一致的意识形态。政策性的宣传(如国家政策)的确需要直白明确的,但文艺作品的宣传就需要艺术性了。譬如《白毛女》、《周扒皮》都是来源于旧社会的生活,以艺术形式充分体现出来后获得老百姓心灵上的共振,才在他们心里打下了极强的文化烙印。再譬如,现在的好莱坞作品,他们通过各种酷炫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以满足人们对于电影作品的感官、精神需求,而在其故事主线的价值观方面,则往往是以暗线的方式注入意识形态的内容。这些内容,全部都是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内容,然后通过这些内容对观众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电影《云图》中被克隆的人像牲畜一样被西方人奴役和杀戮,其演员就是东方人形象,找到演员就是中国人,包括着名演员周迅。其它很多好莱坞电影,英雄往往都是美国人,而反角很多时候是非西方人的敌对者形象。这些细节甚至出现在游戏中,游戏《红色警戒》中的以思想控制他人的那个最大反角“尤里”,就是与列宁非常相似的形象。在儿童的动画片当中,意识形态也无处不在,着名动画片《变形金刚》中,那个总是拯救地球的汽车人英雄擎天柱,就是美国着名总统林肯的形象。
《藏戏》中对中国各地地方剧种的渗透是有必要的,了解我国传统戏曲虽然不是语文的本质要求,但是人文性的需要。可喜的是,卢老师不忘语文性质,在感受人文的同时不忘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
二、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语文课的学习首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什么”需要提炼专题,专题要更多的考虑学习方法的引领。
我们的工作室
学习方法的引领与指导我想也是小初衔接值得探讨的课题。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做些事。比如:在高年级试行纠错本,分别列类地纠错,老师与学生一起纠错;再如记笔记、整理笔记指导等等。
《藏戏》一课以思维导图的运用组织课堂。思维导图有利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梳理整合成系统,有利于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但思维导图不是语文独有的学习方法,所以确定了“以提炼运用关键词”为核心创画思维导图,然后以此方法学习课文。从学习词语开始——研读藏戏的特点——复述传说故事——拓展感受戏剧魅力。
一课一得,一课一法,扎实有效。
结语:由“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有完整、丰富、多样等特点,而学生“学的活动”则非常零散、机械、单调,难以形成结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去改进(并非一定要从颠覆课堂开始):
1.改变学生“少动笔、少练习”的状态。
2.设计开放度大一点的问题。不要怕调控不了。
3. 多采用批注法、自读法。
4. 适当在课堂上增加“任务单”“活动单”“导学单”等学习载体。
5.营造相互尊重的课堂文化,由此平等宽松的互动文化得以形成。
2016.3.17